石家庄股票配资 上半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55.4万件 市场价值仍待深挖
国新办7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发展总体情况。
通过体验股票期权配资,投资者可以模拟真实的投资环境,了解股票期权交易的规则和流程。这有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管理策略,并学习如何在不同市场情况下做出决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部署了多项知识产权改革任务,强调要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等。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围绕更好地激励创新,更好地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深化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
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尤其要注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从而有利于发挥知识产权在激励全面创新、促进产业转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比如,积极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数据知识产权制度,能更好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积极探索专利开放许可制度,能帮助企业对接先进技术,实现创新发展。
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任重道远
2024年上半年,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稳中有进。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副局长、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在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55.4万件,同比增长28.0%;注册商标246.3万件,同比增长22.0%;认定地理标志产品和核准地理标志集证商标共111件,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5365件。
截至今年6月,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42.5万件,权利人为企业的发明专利占比提升到72.8%,企业创新更加活跃。
葛树介绍,上半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到25.2万次,同比增长35.2%。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到4199亿元,同比增长57%,惠及企业2万余家,同比增长37%。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85万件存量发明专利的盘点工作,总体进度超过95%。
通过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同比增长22.2%,知识产权有效赋能经济创新发展。
然而,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等量化指标的增长,难以恰如其分地反映我国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指出,在发明专利拥有量爆炸式增长的同时,我国专利运用的能力依然不足,专利的市场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他认为,我国仍然面临知识产权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匹配、知识产权规模扩大与经济增长不相称、知识产权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不协调等多重矛盾,数量庞大的专利维持时间短、转化率低,关键产业和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占有率低。
正因此,知识产权领域综合改革任重而道远。
申长雨指出,要聚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审查支撑,大力促进专利转化运用,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创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他还指出,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知识产权,坚决惩处各种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高质量成果的创造动力并不源于政府对专利申请的财政激励,而是从根本上取决于教育科研累积、市场需求的引导和企业家精神的结合。”马一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一个标志性成果是,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9件,提前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
该指标在“十二五”规划时被首次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预期目标是2015年提高到3.3件。到了“十四五”规划时,预期目标被提高到2025年达到12件。
建立数据知识产权制度
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作为技术创新的热点领域,数字经济创新也十分活跃。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0.6万件,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四成半,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21%。
截至2023年底,共有15.5万家国内企业拥有数字经济相关发明专利,较上年增加3.1万家。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活力更加强劲。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37.8万件,同比增速超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1.4倍。
葛树在发布会上介绍,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制度。
据介绍,全国17个省市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颁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超过8700件,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过55亿元。
“下一步,将积极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更好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葛树说。
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存在很多前沿问题。比如,抓取数据训练大模型是否构成侵权?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指出,在机器学习训练数据的过程中,使用他人作品进行数据训练的学习行为其实是一种数字化学习和素材化学习,应当区分学习的是表达还是思想本身。
“著作权法仅保护表达而不保护思想,因此对于他人思想的学习并不会侵犯他人的版权。但人工智能对于思想表达的学习,涉及使用他人创作的作品,此类学习行为很难符合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下对于合理使用的要求。”丛立先说。
丛立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为了不失去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应倡导大模型投资者与著作权人之间营造互利共赢的著作权生态。一方面,大模型投资者可以通过集体管理组织授权以及签约创作者等方式建立正版数据库;另一方面,鼓励大模型之间建立著作权相互授权的商业模式,即不同大模型对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进行相互授权使用。
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帮助企业对接先进技术,实现创新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在发布会上介绍,专利开放许可是专利法第四次修改新设的一种特别许可制度,有利于实现简便快捷的“一对多”许可,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幅提高专利转化效率。
2022年5月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了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截至2023年底试点结束,3200多个专利权人筛选出5.9万多件专利试点开放许可,匹配推送至超11万家中小企业,达成许可项目超1.7万项。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对开放许可实施期间的专利年费减免15%,进一步调动权利人实施专利开放许可的积极性。
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顾问郗鑫认为,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实施,对于专利权人来说,可以带来许可费收入,增加经济效益,对于被许可方来说,可以快速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占据有利市场位置。
“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出现专利权属、许可范围与期限、许可费支付等方面的纠纷,”郗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因此合作双方要签订尽可能详细的许可协议,在合作前进行专利权属确认,并建立合同管理制度,确保许可协议的执行和监督。”
“知识产权成果只有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实现由科技创新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马一德说。
马一德建议,应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制,加强大科学装置、大数据、算力设施等前沿领域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研究,推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市场需求对于技术迭代和普及的决定性导向作用。
他表示,政府应重点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共服务,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提供全面、深入、及时的信息服务,为企业、产业知识产权决策提供有效的引领和指引,促进知识产权的布局、获取和运用。
(作者:王峰 编辑:包芳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何松琳 石家庄股票配资